察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四川石渠县发现大规模吐蕃石刻群
TUhjnbcbe - 2021/4/30 13:29:00

四川石渠县发现大规模吐蕃石刻群

发布时间:-10-14文章出处:匿名作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康巴地区民族考古综合考察”,于年对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境内的文物遗存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年对松格玛尼石经城和照阿拉姆石刻进行了田野考古调查,并发表了专业调查报告。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对石渠县境内的早期石刻开展调查工作,陆续在石渠县境内发现3处早期石刻群遗存,分别为须巴神山石刻群、白马神山石刻群、烟角村石刻,总计石刻18幅,取得了重大收获。我院已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对新发现的3处石刻群进行了拓片、测绘、记录等田野勘查工作,即将发表田野调查简报。新发现的石刻群位于石渠县以东雅砻江流域的长沙干马乡和石渠县以西金沙乡流域的洛须镇,保存状况良好,题材丰富,包括五方佛、大日如来像、菩萨像、度母像、古藏文题记等,基本是吐蕃时期流行的典型题材和内容,图像特征基本符合吐蕃时期的典型风格。

须巴神山石刻群

此次新发现的3处石刻群中,须巴神山石刻群的发现尤为重要,是此次新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一处。该石刻群题材内容丰富,除佛教图像外,还有大量的古藏文题刻。须巴神山石刻群位于长沙干马乡乡*府西侧0.5公里的须巴神山东面山脚处,现存石刻14幅。石刻群紧邻公路,集中分布在山脚平整的石壁以及散落的大石上。该处石刻保存较好,大多是阴线刻,仅2幅采用了减地浅浮雕的技法。第1幅石刻为侧身站立的半身人像,头戴高筒冠,两股发辫垂于胸前,耳根处用发绳系成结,身着长袍,是典型的吐蕃时期贵族形象。该像有圆形火焰纹头光,手持长茎莲花,应为菩萨,是石渠地区首次出现着吐蕃贵族服饰的菩萨形象,是佛教图像在该区域吐蕃本土化的重要资料。第7幅石刻,上部中央为佛像,其下8排古藏文题刻,题刻内容为佛像的赞颂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陈庆英老师进行了释读和转写,认为是极少见的完整的吐蕃王朝时期镌刻的赞颂佛像的赞颂诗,是弥足珍贵的重要资料。第5幅石刻为4排古藏文题刻,第一行出现了“赞普赤松德赞父(子)”,内容是祈愿赞普圣寿绵长,国*兴盛,武力雄强,并使众生得到幸福和解脱痛苦的内容。第11幅石刻为阴线刻的飞天像,头戴高筒冠,身披披帛,下身着裙,手持带茎莲花,腰部两侧有大型翅膀,身体呈“之”字状,下身隐于翅中,这样着吐蕃式服饰的飞天形象在吐蕃图像中鲜有发现,是重要的图像资料,同时也具有吐蕃佛像图像本土化的典型特征。第13幅石刻为12排古藏文题刻,在今年5月的调查中,中国藏学中心的熊文彬研究员现场释读时,又发现了“赤松德赞父子”的内容。第7、13幅古藏文题刻为须巴神山石刻群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能够判断雕刻于赤松德赞时期,即8世纪末至9世纪初。

目前发现的藏区早期摩崖石刻或造像的资料中,较少有古藏文题记,为文物遗存的断代带来了一定难度。其中仅西藏昌都地区仁达摩崖造像和青海玉树贝纳沟文成公主庙的摩崖造像等较少文物点有造像题刻能够准确进行断代,成为研究吐蕃石刻和造像重要的参考资料,是图像时代特征的重要标准。因此四川石渠县须巴神山石刻群的发现尤为重要,是研究吐蕃时期佛教头像和古藏文的重要资料。

白马神山石刻群

白马神山石刻群位于石渠县洛须镇北面的白马神山上,共两个点,分别为分布于白马神山的东麓的更沙村石刻点和西麓的洛须村石刻点。更沙村石刻为双身像,采用阴线刻和浅浮雕结合的技法,仅面部和莲座保存较好,其余部分残损严重,可辨戴高筒冠,着三角翻领服。因为图像保存较差,且无古藏文题刻,加之双身像题材开始出现一般见于后弘期早期,因此更沙村石刻可能为后弘期早期的遗存。

洛须村石刻共2幅,刻于独立的石块上,分布于曲格沟以西的山腰上,相距约米。两幅石刻皆采用阴线刻的手法,残损风化较为严重,未发现早期古藏文题刻,第2幅像的右侧的藏文题记为后期补刻。此两幅图像中人像所戴三叶冠的样式、服饰特征、莲座特征都具有吐蕃时期作品的图像风格特点。

烟角村石刻

烟角村石刻位于洛须镇烟角村,处于金沙江的北岸半山的巨石上,为阴线刻单尊佛坐像,头戴三叶冠,戴耳铛、项圈和臂钏,袒露上身,身披络腋,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该像为身着菩萨装的大日如来。烟角村石刻保存完整,未发现早期古藏文题记,题刻藏文为后期补刻。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主要崇拜对象,在西藏东部区域和青海玉树地区现存较多大日如来题材的石刻图像,石渠的照阿拉姆石刻的主尊亦是大日如来。该题材是吐蕃时期流行的典型题材。

今年5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对石渠新发现的吐蕃时期石刻群进行了复查,对石刻的题材内容、断代和价值进行了准确的认定。故宫博物院的藏传佛教专家罗文华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古藏文专家熊文彬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青藏高原考古专家张建林研究员和席琳博士以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事美术考古研究的王婷参与了此次复查。

经过现场对图像和藏文题刻的调查,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石渠县新发现的吐蕃石刻群数量多、题材丰富、价值高、保存状况良好,是重要的新发现。专家们亦认为石渠县是四川省首次发现成片吐蕃时期石刻的地区;石渠成为我国现存已发现的吐蕃时期石刻分布密集、数量较多的县之一;石渠境内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新发现的吐蕃石刻为唐蕃古道走向和路线的考证提供了新的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东部唐蕃古道走向重要环节的资料空白;为研究吐蕃时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史、唐和吐蕃关系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尤其为青藏高原早期佛教本土化造像的讨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王婷/撰稿江聪/摄代兵/拓片)

专家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

四川省石渠县新发现的吐蕃佛教造像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年以来,在四川石渠县发现数量较多的吐蕃时期(唐代)佛教造像,计有白玛神山摩崖造像群、烟角村摩崖造像群、须巴神山摩崖造像群等3处近20幅摩崖造像,加上之前发现的照阿拉姆摩崖造像,使石渠县成为川、藏、青三省吐蕃时期佛教造像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吐蕃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了解。

数量众多的吐蕃佛教石刻多以大日如来造像为主尊,反映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信仰的流行。造像风格可以看出印度和中原地区的影响,更有吐蕃自己创造的“吐蕃样式”佛教造像风格,展现出8~9世纪吐蕃吸收、融合印度、中原地区佛教文化的情况。新发现的古藏文题刻,为我们可解造像功德主、造像缘起、参加造像人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资料。除了在佛教文化传播和佛教艺术交融方面的学术意义之外,在唐王朝和吐蕃之间交通往来线路方面也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近20年来,陆续在西藏、四川、青海发现十余处吐蕃时期的佛教造像遗迹,其中多数是近十年来的新发现。西藏自治区境内计有西藏东部芒康、察雅、江达三县的查果西摩崖造像、然堆朗巴朗则拉康圆雕造像、然堆玛尼石刻、达琼摩崖造像、丹玛札摩崖造像、向康圆雕造像、西邓柯摩崖造像;西藏中部工布江达县洛哇傍卡摩崖造像等8处。青海省境内计有都兰县露斯沟摩崖造像、玉树县贝那沟摩崖造像、勒巴沟摩崖造像3处等5处。

中外学者论及“唐蕃古道”大同小异,所依汉文文献不外唐蕃使臣往来及两次唐公主进吐蕃相关记载。大致线路为长安(西安)经兰州(今兰州)、鄯城(西宁)、截至桥(玉树县)、野马驿(聂荣)、閤川驿(那曲)、农歌驿(羊八井)至逻些(拉萨)。但玉树经那曲至拉萨一线至今未发现吐蕃时期的遗迹存留。而藏、川、青一带吐蕃佛教造像多有发现,从青海玉树至四川石渠,再至西藏江达、察雅、芒康,南北贯通,更有林芝米瑞第穆萨摩崖碑铭、工布江达洛哇傍卡摩崖造像东西呼应,形成了一条与唐蕃古道并存的佛教传播路线。

故宫博物院罗文华研究员:

四川省石渠县新发现的吐蕃时期摩石造像,是近年来少见的考古重大发现,必将在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和藏传佛教美术史界引起强烈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石渠县发现大规模吐蕃石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