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条推送
一间教室到另一间教室
需要一分钟或半小时
深圳到西藏昌都
驾车大约需要44小时
或者五年
年,嘎松尼玛和陈晓雨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之后陈晓雨在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嘎松尼玛考上了昌都地区公务员,随后在昌都市民族宗教局工作。
年,陈晓雨为爱追随,放弃深圳的工作,调到昌都市质监局。
夫妻携手,扎根藏区基层,脚踏实地,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嘎松尼玛和陈晓雨毕业合照
向左走丨他心系故土,扎根基层
年,嘎松尼玛到八宿县然乌镇达巴村驻村并担任队长,之后陆续当选为昌都市千名优秀干部选派到村(居)任支部书记等职务。年10月份被组织和群众考评为优秀村支部书记。在不到7年的工作时间里,他却有5年坚持待在最偏远、最艰苦的农牧区乡村。
嘎松尼玛野外作业
在长时间的基层一线工作中,嘎松尼玛求真务实、踏实肯干,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同时,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不断增强。积极筹建去往雅龙冰川道路,促进该村的旅游发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了全村36户的用电问题;组织*员群众修建3.6公里乡村公路;帮助村民创业就业,学习新技术;鼓励村民发展教育,提高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等。
在五年的基础工作中,嘎松尼玛改善了所处村委会的办公设施,建立村规民约,通过他的积极协调,解决了全村饮水方便安全项目……
嘎松尼玛在基层工作
在察雅县巴日乡俄宗村交流任职期间,他还积极与在深圳、北京等地的同学联系,组织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目前已收到爱心人士捐赠学习用品、衣物等十余次。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力求上进的嘎松尼玛从不放松学习。一有空他就拿起书本,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能力,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素质。
向右走丨她只身赴藏,为爱追随
“从年底我就决定调到西藏了,来西藏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家在这里,根在这里,我的根也就在这里。不管走到哪里,我们发现,雪域的纯净是我们最好的归属。”陈晓雨说到。
嘎松尼玛和陈晓雨结婚照
从曾经的年薪十万到如今月工资不到四千,从海拔不到米到如今的海拔0多米,从海风习习到氧气稀薄,从五光十色到白雪茫茫……
刚到西藏半年的陈晓雨是八宿县拥巴村所有藏族老阿妈心中最美丽的人,是同事和朋友心中值得敬佩的人。12月的藏东一片冰雪琉璃,陈晓雨却给昌都市八宿县拥乡拥巴村的这个寒冬带来了一缕暖阳。47箱满含着深圳检验检疫局同事爱心的包裹从万里之外的繁华海滨城市深圳来到远山的小村庄,温暖了这里所有人的心。
为爱追随西藏
年11月,陈晓雨第一次走进农牧民家时,对于曾经的浪费,她有点惭愧。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清苦,但他们的脸上流露出的笑容和心中的那份爱都很真。
回到昌都,陈晓雨开始策划她的“爱心包裹”计划了。“我马上想到我原单位的那些朋友同事。这种爱心帮扶不但有意义而且可行。”昌都市质监局干部陈晓雨穿着艳红的羽绒服,忙着给村民发放包裹,脸上仍然是恬静的笑,像盛开在白雪世界的一枝红梅。
重返母校
质检科的*这样评价她的这位新同事新朋友,“晓雨真的不仅让我们这些同龄人由衷的佩服。将心比心,换做是我,放弃深圳那么好的工作,无怨无悔的只身赴藏我做不到。她的勇气让人折服。”
“我们”的故事从民大开始
大一时,陈晓雨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常给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补习功课,嘎松尼玛就是其中的一员。谈起初次联系的时候,嘎松尼玛笑着说道:“第一次打电话听到她的声音,就想再次听到。”
右一为嘎松尼玛
“我们就这样坚持联系,自然而然就在一起了”。毕业后,他们开始了五年的异地,陈晓雨和嘎松尼玛也会抽空去看望彼此,每日的电话联系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两个人能渡过那段时期,都是源于对彼此的一种责任感吧”,陈晓雨说。
读书时的陈晓雨和嘎松尼玛
旁人不解她只身赴藏的原因,陈晓雨则认为,她只是弯下腰拾取自己理解的幸福,而西藏是她所追寻的幸福的方向。“选择西藏,那是我爱的人在这里,既然来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所以谈不上离乡背井。”眼前这个纤弱的女孩眼神里透着坚定。
谈到妻子,嘎松尼玛竭力掩饰着他的感动与心疼,“她舍弃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我比谁都清楚,在今后的岁月中,我不会让她感到她是孤身一人,这里就是她的家。”
如今幸福的一家三口
因为爱,携手成长
更因为爱,奔赴西藏,追随左右
他们从民大相识、相知,带着民大的爱
扎根基层、服务民族地区
大爱无痕
更多精彩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