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史志研究甘肃文县茶马古道初探
TUhjnbcbe - 2021/4/3 14:24:00

甘肃文县茶马古道初探

罗愚频

一、茶马古道及文献记载中陇南茶马互市茶马古道虽有千年的历史,但它做为一个名词的出现,却仅有二十多年。年,云南大学木霁弘教授为《中甸汉文历史资料汇编》作序时,首次提出了“茶马之道”的名称;之后的年木霁弘、陈保亚等著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正式提出“茶马古道”这个称谓。对于茶马古道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起初,学界对于茶马古道的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从唐宋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茶马交换而形成的,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研究者认为,茶马古道只存在于中国的西南部分地区,只是汉藏之间存在的商贸通道,茶马古道主要有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又分为南北两条支线:北线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往松藩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随着茶马古道研究热潮的兴起和新的文献资料的发现、出土,陕、甘、川学者立足本土,对茶马古道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比如茶马古道不仅仅是汉藏之间,同时也是汉回之间贸易的通道;茶马古道既存在于西南地区,同时也广泛存在于大西北地区的观点。甚至有的学者提出了茶马古道是以成都为中心,除川藏、滇藏道外,还有川滇道和岷山道的观点。陇南学者则提出了茶马古道秦蜀道的概念,认为陇南是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地区之一。现有文献资料,无论是朝廷组织编撰的正史、地方组织编撰的方志,还是经风雨剥蚀的石刻,关于陇南茶马互市的记载颇多。《宋史.兵十二.马*》载:盖南渡前,市马分而为二:其一曰战马,生于西陲,良健可备行阵,今宕昌、峰贴峡、文州所产是也;其二曰羁縻马,产西南诸蛮,短小不及格,今黎、叙等五州所产是也。刻于宋庆元二年()的礼县《两县二八分科后记》载:自朝廷立市西戎之马于宕昌,马*刍秣之重,首事于潭邑……吾乡之民,困于赋役。刻于宋嘉泰三年()的成县《世功保蜀忠德之碑》铭文曰:西边地控全秦,平原浅卑,风埃千里,实骑兵用长之利。信武顺王时,以金缯诱致迭、宕诸羌。自是,益置互市于宕昌,故多得奇骏。《明史.志五十六.食货四》载:十五年,御史刘良卿言:“…….今茶价踊贵,番人受制,良马将不可胜用。且多开商茶,通行内地,官榷其半以备*饷,而河、兰、阶、岷诸近番地,禁卖如故,更重通番之刑如律例。”明郭从道《徽郡志.艺文志》中载:戊戌()之秋,应天沈君中甫奉命巡茶陕西,至火钻镇,叹曰:“此地去徽六十里程,去秦二百里程,而茶马由是通焉,岂可以无官守与公署哉?”刻于明代的康县望关乡《茶马通番捷路》碑曰: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示知一应经商人等……茶马贩通番捷路….清吕震南《阶州直隶州续志》曰:宋雍熙、端拱间,阶、文、成州皆市马。其后置场,则阶州、文州市吐蕃马,取良弃驽。初以铜钱给马值,有司言“戎人得钱,销铸为器”,乃以市帛、盐钞、茶及他物易之。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曰:自绍兴初运茶博马,系于西和州管下宕昌寨、阶州管下峰贴峡置场,其茶运却从兴州置口以去摆铺运发……。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载熙宁中陇南境内茶场曰:成州在城及府城场、栗亭场、泥阳场,熙宁九年十二月置。岷州在城及长道县、大潭县、盐官镇、宕昌寨、间川寨、长川寨、荔川寨、谷藏堡。熙宁八年闰四月置。阶州在城及将利县、西故城镇、峰贴峡寨,熙宁八年闰四月置。这些文献资料说明,至迟在宋初,文、阶、成、宕地等即开始“市马”,不过,此时的“市马”,“或以铜钱,或以布帛,或以银绢”,还不是真正的茶马互市,到熙宁年间(--),阶、成、徽、宕、长道、盐官等地设立茶场,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茶马互市。尚平在《南宋马*研究》一文中断言:在几乎整个南宋时期,朝廷所需的西北战马基本上是通过西和州的宕昌寨和阶州的峰贴峡及文州马场获得。我们有理由说,陇南的茶马互市,兴于北宋,盛于南宋,并一直延续至明清民国之际。二、阴平道与茶马古道阴平道,在史籍的记载中语焉不详,加之建国后公路交通的大发展,昔日之道路,早已湮没在荒草密林之中了,关于其起止,特别是具体的线路,已难以考证清晰。但有一点应该是确切的,即阴平道是连接陇右与四川之间的通道,是以阴平(文县)为中心或枢纽的,否则就不会以“阴平”这一郡县之名命名这条道了。从现有资料分析,历史上的阴平道有三条,一是从沓中(镇戌名,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顺白龙江经今武都石门、文县临江、玉垒入川,这条道史称沓中阴平道。二是以狄道(临洮)为起点,越露骨山沿岷江南下到阴平入川,这条道史称阴平正道。三是由天水经盐官、礼县、西和、武都与前两条相接到阴平,再入川。阴平道因三国时陇右频繁的战事,特别是景耀六年(年)邓艾由此道袭江由(今平武南坝镇)、破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许镇)灭蜀而名噪天下。阴平道的枢纽阴平,为《禹贡》梁州之域,秦以前属氐羌,西汉为广汉郡之阴平道,东汉为广汉属国都尉治,在三国时,先属魏,后为蜀所据。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建兴七年,即公元年,自年至年蜀国灭亡,阴平郡属蜀国达35年。在这35年中,由蜀国国都成都到陇右,*旅往还,信息沟通,所凭借的就是阴平道。由于其*事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蜀*权对其进行维护,以保证其畅通,是必要的,也是一定的。因此这条道路,在这35中,乃至在以后的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之时,它应该是一条有一定等级的道路。同时,这么一条重要的道路,它也会产生一些支线,还有一些当年邓艾上书钟会时提到的所谓的“邪径”,从而构成一个丰富的交通网络。一千多年来,这条著名的古道,在承载着*事与*治功能的同时,它也必然地承载着商贸流通的功能。这应该说是肯定的。这条古道的枢纽点阴平(文县)山高林密,江河纵横,雨量充沛,物产富饶。清长赟《文县志·卷三·籍赋志·土产》列出文县著名土产即达百余种,特别是土漆、蜂蜜、桐油、柿饼、纹*、花椒、熊胆、虎骨、鹿茸等更是名闻遐迩。这些土产在满足当地人需要之余,则通过阴平道送入四川、洮岷等地,以换取食盐、茶叶、布匹、铁器、陶器、纸张、水烟等产品,四川等地的商人,也携带各自的产品来文县进行交易。在文县和外界以土产进行商贸流通的同时,文县这个阴平古道的交通枢纽点,在连接四川与陇右进行茶马互易之时,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宋史·志第一百三十七.食货下六》载:五年,李稷死永乐城,诏以陆师闵代之。……而师闵榷利,尤刻于前,建言:“文、阶州相连,而茶法不同,阶为禁地,有博马、买茶场,文独为通商地,乞文、龙二州并禁榷……”。事皆施行。这条记载说明,在起初,阶州(武都)即设有“博马、买茶场”,文州仅为茶的“通商地”,后经陆师闵建言,文、龙二州亦开始“禁榷”。无论如何,到阶州的川茶,必然要经过文州(文县),那么经文县运川茶通往武都的道路将其称之为“茶马古道”是再确切不过的了。清江景瑞《文县志》编撰于清康熙年间的江景瑞《文县志·籍赋志》中记载的“茶法”,记载了官方设“巡茶兵快八名,捕役二名”在“要隘处巡缉”的史实,说明在文县境内不仅存在着由四川经文县到陇右的官方指定的“茶马古道”,而且应该还有一些民间的贩卖私茶的“茶马通番捷路”。《武都地区交通史》记载:“川茶自汉代起至唐代,便运往武都销售,除阴平道外,从四川省的青川过薅溪,翻越碧山到碧口,沿白龙江达武都郡、文州”。明确提到川茶经文县运往武都时的具体路径。以上论述和文献资料的罗列,可以雄辩地说明,文州(文县)既是茶马互市的交易地,也是川茶运往陇南其他各地,乃至洮岷秦州的必经之地,文县境内应该存在着由四川到陇右的“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与“阴平古道”部分相重合,这条茶马古道可以称之为“川甘茶马古道文县段”,与近几年学界提出的“川陕甘茶马古道康南段”相呼应、相印证、相媲美。文县是这条长达数百公里的川陕茶马古道的“节点”与重镇。三、川甘茶马古道文县段线路探析石磨河茶马古道川甘茶马古道由雅安至成都,北上经绵阳、剑阁、昭化到沙州,到沙州后一路西北经桥头(今文县关头坝大桥附近)至文、武,直至舟曲、临洮、礼县、西和、天水等地,一路西南行至青川青溪,再越摩天岭至让水河,到文县、舟曲、临潭、陇西、武都、礼县、西和、天水等地。这只是两条大的走向,具体的线路无确切的记载。笔者近几年通过查阅史料、实地调查,认为在文县境内存在如下几条具体路线:刻*庆二年的窄匣子“永垂千古”碑一条是由四川青川沙州、姚渡进入文县中庙,经余家湾、肖家坝到碧口,沿白龙江到桥头(今关头坝大桥附近),由此分路,一路沿白龙江经冯坪子、口头坝、蒿子店直抵武都;一路沿白水江经玉垒、马家沟、蒿坪、马泉、尚德到文县城。这应该是一条通商大路。淹没在荒草密林中的房址窄匣子古桥址一条是由青川青溪由南自北翻越摩天岭经窄匣子、苜蓿坪、对树到柏元,进入让水河谷,再经刘家坪、丹堡、马泉、尚德到达文县城。这条道路,既是历史上著名的邓艾入川灭蜀之路,也是文县历史上有口皆碑的“下中坝”(江油)之路。远在南宋孝宗年间(—),据长赟《文县志.卷二.关梁》记载:“文州开青云岭,即青塘岭栈道,以引商贩,冀收其利。抵成都计程十二,以此为孔道”。我们在年5月就此道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这道路上,发现古栈道遗址3处,古桥址1处,古碑1通,摩崖2处,古碑为清嘉庆二年所立,一处摩崖为咸丰年间所刻,另一处摩崖无记年,从字体风格判断可能是明代所刻,这些古碑石刻虽剥蚀严重,但皆有“修路”字样,由此可以判定这条道路在当时的重要性。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在密林深处还发现了多处窄匣子古桥址房址,这应该就是供来往客商歇脚的行店。这条道路虽不似第一条道路的直接,但由于其传奇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和风光的旖旎,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是文县茶马古道之精华段。以上两条道路都经马泉(古名“马圈”,民国时改为“马泉”,应是客商经长途跋涉到此歇脚换马之处)抵文县城,到文县城又有几条支线,这几条支线是明清至民国时期逐步形成的。一是由文县城向北经关家沟,越八盘山,出尖山河谷,经老爷庙、蒿子店、临江、冷堡子、月亮坝沿白龙江至武都。一是由县城向西经东峪口、石坊过广济桥(今合作化桥)至下柳元,再经旧关、哈南寨、边地坪、柴门关抵松藩、南坪藏区。边地坪自古以来就是文县西南部甘川交接之处,在边地坪村西米的白水江南岸临江的马尾墩有一刻于雍正年间的摩崖,上刻“秦蜀交界”四个大字,由这个摩崖往南延伸米的石山上还有一刻于光绪年间的摩崖,上刻“秦川锁钥”四个大字,旁边还有1处“恭颂德*碑”、2处“新修路碑记”,都是记叙在此处修路的史实。这些密集的修路摩崖石刻,充分说明了位于甘川交界之处的边地坪曾经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刻于民国年间的拐筏岩新修路碑一是由县城向西经东峪口、马营、中寨、新农、*土地拐筏岩进入博峪,抵舟曲藏区,远至洮岷。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在中寨镇*土地村西北米的石岩上发现了一处刻于民国三年(年)的“兴修拐筏岩路碑”。该碑铭文曰:“我乡东北有拐筏岩,上达洮岷,下通蜀汉,固为秦蜀之要道,亦为文南之咽喉,悬崖峭壁,碧岫青岩。云横秦岭,齐鹳雀以摩空;雾锁岷关,并鹫峰而撷秀。行旅则裹足而不前,商贾则惊心而却步……”。这一摩崖石刻传达了两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其一是这条路“上达洮岷,下通蜀汉”,其二是这是一条“商贾”通行之路。因此说,这是一条有碑刻实物文献资料确切证明了的由四川(蜀汉)达“洮岷”的“商道”,也必然就是茶马古道。四、余论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老的通道,不仅仅是一条商贸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之道,民族团结之道,这条古道承载着中华民族往昔的梦想与荣光,也将是启迪激励当代炎*子孙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食粮。茶马古道研究兴起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其历史的久远,涉及地域的辽阔,其间研究探索的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涉及地域的地方学者,有着比较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和便利的实地调查条件,我们要以历史的责任感,将其纳入自己的人文学术研究选题,为茶马古道的研究做出应有的努力。茶马古道川甘道文县段的研究,其意义是绝不仅止于学术研究的,它必将是提升文县形象、扩大文县影响的助推器,也必将是促进文县旅游开发的助推器。作者简介:罗愚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简牍委员会委员,陇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文县文化馆馆长。

监制:刘国贤编审校对:王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志研究甘肃文县茶马古道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