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3/22 17:16:00
这一时期,美国中情局加大空投支援西藏叛乱武装。3月13日,张国华作出第二阶段行动的指示。指出:根据各方面情报,叛乱武装主力动向是逐渐向边坝东北、拉孜、巴里郎(八里)、大金寺以西、怒江以南的中心区流窜。估计在战役行动开始后,叛乱武装主力可能:一、化大股为小股,即化整为零就地分散与我周旋;二、以分散在外围地区的小股叛乱武装骚扰我后方,阻我运输补给;三、力避与我决主力,当我各路部队向心进攻时,叛乱武装主力分段避开主要道路,在我进击部队侧翼森林地带或山沟中隐藏,待我*进击后,寻隙突出战役合围圈。估计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并可能是多股多路,主要方向是北、东北、东南三面。3月13日拂晓,部队分多路向其中心地区进击。至3月20号,基本结束战斗。从3月22日起,进入分片搜剿阶段。鉴于一号地区平叛进展较快,张国华果断决定,二号地区的平叛提前进行。自年3月9日开始,至5月下旬,完成了二号地区的平叛。张国华于年3月5日对三号地区平叛作出指示:鉴于叛乱武装已于2月20日后向西逃窜,如叛乱武装西逃过远,将会对今年黑河以西地区的平叛补给上带来较严重的困难。为此应尽一切可能,截断叛乱武装西窜的通路,力争将敌歼灭于董门寺、周尼特湖地区。能否歼敌于上述地区,取决于我们能否迅速地迂回截住叛乱武装。我除同意你们的部署外,提出如下意见:一、尽量利用汽车并带足够粮食,运一定数量的部队迅速迂回到叛乱武装逃路方向,以堵住叛乱武装或把叛乱武装向东压;二、如叛乱武装已逃出第二方案之合围圈,但只要补给基本解决时,就应积极向前追击,力争在运动中歼灭叛乱武装或把叛乱武装向东压缩,不使叛乱武装逃往阿里地区,追击时可不限一日或二日程的距离。同时估计叛乱武装西逃,除逃向阿里外,还可能逃往我与尼泊尔、印度交界的三角地带,因此在这个方向上,亦请予以适当注意。三、在行*作战中,应强调发扬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的优良传统和积极主动密切协同的战斗作风。四、积极查明情况,随时掌握敌情变化。*区后勤部应立即着手利用公路把物资尽可能西运,并选择适当地点设立补给站,以保障部队向西追击叛乱武装,并做好下一步行动的物资准备。11师当即调整部署,集中兵力合围高伦、门董寺为中心的地区,并令*区步兵5团3个连由拉孜进至萨噶以北担任堵击。各部队按调整后的部署,继续向西开进。战役于5月10日结束。6月下旬,*区部队又对盘踞在马泉河以南、中尼边界线以北、里孜以西、公珠湖以东之仲巴地区叛乱武装发起进剿。由于当时仲巴属阿里地区管辖,故这次平叛作战又称为“阿里战役”。这一地区,南靠喜马拉雅山国界线,与尼泊尔接壤,有23个主要山口通往国外;北临马泉河,西连普兰宗,东接日喀则西沿之里克孜寺、扎东,为一南北宽约50公里,东西长约公里的狭长地带。面积平方公里,海拔—米。其西部山多陡坡,比高一般在米左右,东部多平坦草地,山较缓。该地区为雅鲁藏布江之发源地,河溪纵横交错,沼泽众多。这些给部队行动和后勤补给带来很大困难。5月以后,冰雪融化,马泉河水猛涨,影响更加增大。张国华指示11师,除指挥原参加三号地区进剿的部队外,还指挥*区步兵第5团3个连、阿里骑兵支队2个连以及**区步兵第4师10团(欠1营)共约5个团的兵力,发起进剿。11师指令参战各部队至6月15日起,分别从角特罗、羊曲旦岗、萨噶、毕克阳、隆喀尔寺、郭茫登、巴喀赫等地集结,采取多路有目标的远程奔袭手段,对这一地区叛乱武装形成包围。在奔袭过程中,获悉贾决西北一股叛乱武装移至车苏、托克仁松、拉雅克地区,有外逃迹象。张国华6月25日电示:必须迅速抓住该股叛乱武装,不让他们外逃。11师即指示各部队提前1天发起战斗。各平叛部队昼夜兼程秘密开进,一天一夜行进60至70公里,准时赶到战役集结位置。于6月27日形成外围堵击、分散合围、阻敌外窜的包围之势。此次平叛战役从6月27日至7月28日,历时32天,进行大小战斗49次,基本肃清了日喀则、阿里两地区接合部的叛乱武装。四号地区的平叛作战也随即展开。当时在昌都、江达、察雅、宁静、左贡、察隅等7县虽然大部叛乱已经平息,但还有残匪—2人枪,其中叛首、骨干、坚决分子占余人,有钢枪—1支。这些叛乱武装骨干分子与解放*有长期的*事、*治斗争经验,且生存能力很强,善于在横断山脉奔跑隐藏。特别是那些叛首、骨干手段凶残,他们扬言,谁配合解放*平叛改革,他们就杀谁全家。进剿部队于年4月开始,至5月告一段落。由于这一地区处金沙江以西、澜沧江以东的芒康横断山脉之间。区内高山峡谷,森林密布,气候变化无常,交通十分不便。虽然经过集中清剿和分散清剿,但在横断山脉中追击难度大,清剿效果并不明显,是平叛进剿战役以来打得最不好的一次。同年9、10月间,又打了三四次零星小仗,一有风吹草动的迹象,叛乱武装就逃窜进深山密林躲藏起来。10月17日至11月30日期间,先后发起了对芒康的马相本、多吉江村、下扎才郎、色阿比等叛首的进剿战斗。这三股叛乱武装(马相本和多吉江村为一股)中,数夏扎才郎势力最大,他已前后数次从平叛部队的包围圈里侥幸逃脱。3股叛乱武装这一次没有以前那么幸运,当地老百姓早就已对他们忍无可忍,他们暗中给平叛部队报信,*民一条心,三股叛乱武装的嚣张走到了尽头。他们中少部分主动放下武器投降,经过教育后回家了,罪孽深重的几个叛首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至年底,经过对一、二、三、四号地区、阿里地区和昌都宁三地区共6次大的进剿行动,进行大小战斗次,基本上平息了全区的叛乱活动。张国华要求平叛部队一是不能骄傲自满,二是不能放松警惕,三要充分发挥“工作队”的作用,每一名干部战士都要积极参加民主改革工作。由于平叛部队采取的是平一地巩固一地,改革一地的方针。当时,在西藏87万人口的农业区中,有77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25万人口的牧区中,有18万人口的地区结束了“三反两利”运动。西藏各地群众一部分已发动起来,基层*权初步建立,平叛和改革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鉴于对四号地区顽固叛乱武装的清剿行动并不顺利,张国华作出一个大胆的行动,他决定亲自由拉萨前往昌都部署对该地区的平叛改革。大家都不同意他冒这个险。因为拉萨至昌都无论是走北线经嘉黎,还是经林芝、波密,路途都较远,其中还要经过大片高山密林,这些地方便于叛乱武装隐藏打冷枪。考虑到四号地区的叛首、骨干一天不剿灭,那里的改革就无法进行下去。年9月上旬至中旬,张国华还是毅然来到了昌都,并坚持在昌都指挥平叛。详细了解了前一阶段进剿战斗打得不好的原因后,张国华决定:采取土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擒贼先擒王。首先从那几股势力大、手段狠,老百姓最害怕的叛乱武装的叛首、骨干开始清剿。至年9、10月份,齐美贡布、黑巴本、则巴拉等十多个穷凶极恶叛乱武装全部被剿灭。至此,大面积的民主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早在年的6月间,张国华对从年4月至年5期间的平息叛乱武装的战役和斗争,作了详细、深刻地总结。他是这么讲的:第一、采取了以统一战线为主的工作方针。考虑到西藏历史和现实情况,我们的统战工作是反帝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主要对象是上层。因为当时由于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既能统治西藏人民,又能代表西藏人民。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为通过上层接近群众,逐步开展群众工作,同时分化上层,我们采取了承认存在的态度,采取了以上层统战为主,结合进行影响群众工作的方针。上层统战工作的目的,决不是为统战而统战,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上层分子,更好的进行群众工作,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所以说上层统战和群众工作是一致的。在民主改革中,一方面要坚决消灭农奴主阶级,一方面要改造上层分子,所以我们充分发动群众,同时仍然坚持上层统一战线,主对二切为叛乱的上层人士,都在*治上生活上作了适当安排;对他们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民主改革减少阻力增加助力。第二、在民主改革当中,对未判上层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策,这是毛主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实行赎买,花钱不多,意义很大,教育了群众,分化了上层,在*治上使上层分子完全输光,把他们的*治资本完全剥夺,这样既有利于民主改革,也有利于对国内外各个方面的影响。第三、关于“两个万岁”。我们对西藏人民的领袖达赖和班禅同样采取了承认事实的态度,提出“两个万岁”,这是一个高度的策略。对我们教育群众,提高群众,分化上层,是有重大的意义。第四、关于寺庙的问题,由于西藏*教合一,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有人的问题,神的问题,也有寺的问题;有*治问题,也有思想问题,事实表明寺庙是三大领主之一,既是*事组织,又是*权组织,既掌握财*,又掌握文化。同时寺庙又是最顽固的封建堡垒,最残酷的统治工具,是叛乱的巢穴又是叛乱的主力。但是,另一方面寺庙在三大领主中对群众又是最有影响的一个,所以在解决寺庙问题上既要坚决彻底,又要高度策略,我们知道宗教是群众的信仰问题,是思想问题,对待群众的思想问题是不能采取行*命令解决的。所以在改革当中我们一方面继续坚持宗教信仰自由,一方面紧紧抓住多数寺庙、参加叛乱这一个事实,以反叛乱为纲,大力进行三反三算运动,集中力量,解决人的问题,解决*治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事实上就割断了寺庙在*治上和经济上与群众的联系,对宗教在群众中的影响也起着巨大的冲击作用,必然促使神的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因为神的问题,往往是作用于人,而通过人的思想问题,意识问题,是反映客观的。人的问题解决了,神的问题当然也起变化,客观上的社会制度变了,*治问题解决了,意识问题也必然要起变化,神的问题和思想问题逐渐解决又反过来巩固已经解决了的人的问题和*治问题。因此,对宗教信仰自由和三反三算,我们必须要有辩证的了解,在当前不要急于解决思想问题,而应抓住大好时机,集中力量进行三反三算,因为叛乱,这是一个好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万勿放过。第五、民主革命是否彻底是我们民主革命是否彻底完成的关键。民主改革彻底与否的主要标志是要看群众的发动,尤其是贫苦农奴的发动是否充分,他们对农奴主是否敢于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是要看农奴主的阶级基础是否彻底挖掉了。所以民主改革是否彻底,是我们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们在民主改革的当中,决不能像有的同志那样,首先考虑的不是群众发动如何?而是对农奴主的团结如何?对农奴主当中的一些爱国进步的人士,拥护中央,拥护改革的人士,我们是要采取团结改造的*策,是要保护过关的,但是决不是首要的问题,决不能影响发动群众。它只能是从属的,是服从于发动群众和完成民主革命的。第六、在*事上的策略。从年3月至年上半年3年时间的平叛改革,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1.边平边改的方针。这个方针明确规定了我们这个阶段的目的和主要手段,改革是我们的目的,平叛是为了实现改革的。这就把平叛与改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绝不能只平不改,就失去了平的意义,就不可能彻底平息叛乱,所以我一直强调部队要积极参加群众工作,参加民主改革就是这个道理。2.“平息一地巩固一地,再转一地”的原则。就是在我们现有兵力,干部的具体条件下,在平叛当中具体贯彻边平边改方针的一个原则,根据主席“关门平叛、改革”的指示,我们在执行这个原则时是采取先平息叛乱的中心地区,后一般地区,先边沿,后腹心,先公路线,后边远地区,先农业区后牧业区,先叛先改,后叛后改,未叛缓改的原则进行的。实践证明,凡是认真执行了这个原则的,就基本上达到了平息一地,巩固一地的目的,就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只注意平叛,不注意巩固,对反动群众与武装叛乱斗争的工作做得不够,叛乱的反复就比较严重,就是事半功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一点还是要继续强调,还要继续提醒广大官兵注意。3.*事打击,*治争取,发动群众三结合。这也是在平叛当中贯彻边平边改的一个方针。这个方针总是两条腿走路,不要单打一,不要单纯*事观点,单纯*事观点是不行的,不可能彻底平息叛乱的。这个问题,以后还要好好研究。张国华还着重强调了一点:部队要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他说:“经过近3年多的平叛作战,总的看,长期生活在西藏的部队,能够比较快地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高寒山地的作战环境,在围、追、堵、截、穿插、迂回方面能及时到位。”(未完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