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把戏重演
上周五收盘后,两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出定增公告。
一家是有“圈钱之王”称号的京东方A,计划小融个亿;
另一家,则是天齐锂业,计划融资亿,好过这个年。
此两份融资计划一出,引起市场轩然大波。
股民痛骂声不绝于耳......
(京东方A增发情况)
首先出场的是京东方A。
1月15日,京东方A发布公告:
拟向包括京国瑞基金在内的不超过35名的特定投资者,定增募资不超亿元。
募资就募资,为什么骂?
因为,京东方A是市场里的“圈钱惯犯”。
从6年开始到年,8年时间公司一共搞了5次增发。
平均1.6年就要增发一次,合计融资亿。
注意,这可是在十年前。
如果拿到当下衡量,这个数字起码要乘以三。
拿了这么多钱,我们理所当然会想,公司业务发展一定很好吧?
非也。
上市以来,它顶着“为国造屏”的光荣使命,一度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但是,干着干着,大家发现这家公司啥啥都好。
就是不赚钱。
而且上市20年,公司累积分红仅54亿......
一家高科技企业,有那么多资金、*府还给补贴;
最后就这样回报自己的“衣食父母”?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狮子大开口,自然不会有人同意。
“耍流氓”的不止它一个。
还有一起出场的——天齐锂业。
就在同一天,天齐锂业也发布了定增公告。
不过有意思的是。
仅过了2天,1月17日晚,天齐锂业就自己终止了定增。
02.定增解密
亿元的募资行为,事前不做充分研判,进退显然过于随心。
为什么出尔反尔?
我们一起来看看。
天齐锂业公告称: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6亿元,将全部用于公司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天齐集团或其全资子公司。
发行价35.94元/股。
方案看起来比较“平淡”、中规中矩。
可要是把诸多信息联系起来,就能发现其中暗含着微妙之处......
原因可归纳为两点。
一是,因为发行价格35.94元/股,只有发行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较当日收盘价59.76元/股有大幅度的折价。
折旧定增就引发了歧义。
令人不得不担忧,难道是市值缩水?
还是天齐锂业只值35.94元/股?
二是,年1月7日,天齐锂业曾披露:
天齐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张静(实际控制人妻子)、李斯龙(实际控制人女婿);
拟在未来六个月合计减持不超过59,,,占公司总股本的4%。
这还只是第一批。
第一批始于年7月3日,完成于年12月28日。
天齐集团共减持0.89亿股,约占总股本的6%。
减持收入21.32亿元,减持股份均价24.06元/股。
第二批减持计划将从年1月29日开始。
计划减持0.59亿股,约占总股本的4%。
到这便能发现,更加不正常了。
定增是于年1月15日向市场公开;
距上一轮减持结束间隔少于6个月。
03.发函问询
诚然。
天齐集团参与定增与前后两批减持的行为,构成了短线交易。
这也是深交所事后发函问询的地方。
深交所的质疑与市场相同,问的也更为直接:
其中一条就是,“天齐集团是否存在‘忽悠式定增’?”
答案是肯定的。
“忽悠”投资者、低估大家智商,明显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由得心生疑问。
是什么促使了这一切的发生?
是什么导致天齐锂业高层做出这样的决策?
看问题要看本质。
终极原因,是债务。
要知道,天齐锂业近亿元的募资规模,居今年定增市场募资规模第五位。
是其年9月底80亿元账面净资产的2倍。
如果天齐锂业能够顺利从控股股东天齐集团获得亿元定增资金;
资产负债率将由现在的81.27%下降至43.94%。
无疑将有效解决债务问题,获得重生。
只可惜,资本市场,从来不相信如果。
债务危机,还要从两三年前说起。
时间拨回年。
年,天齐锂业以6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SQM(智利矿业化工)23.77%的股份。
耗资约40亿美元。
当时天齐锂业自己只有7亿美元,在中信银行的牵头下,又从银团融得35亿美元。
最终以5倍杠杆的代价获得了锂业巨头SQM的控股权。
但问题是,没那么多钱,为什么非要打肿脸充胖子?
原来,天齐锂业计划收购完成后迅速在H股上市融资。
这样一通操作后。
不仅能还贷款,还为日后打开了继续融资的渠道。
可最终,由于行业巨变锂价大跌,H股上市计划泡汤。
天齐锂业就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截止目前。
当初借的35亿美元中,已有18.84亿美元于年11月29日到期。
到期后。
天齐锂业还主动签署了《修改及重述的贷款协议》。
将期限延展至年11月26日。
被债务逼的走投无路怎么办?
只能赖账!
于是,就有了11月15日因宣布“多亿贷款可能无法偿”后股价大跌的一幕。
以及期间的股东减持、15日的定增圈钱......
最后不得不说。
天齐锂业混到这一步,名声已经不保。
更关键的,公司在股价处于历史高位情况之下;
市值能否继续承受住近期各种消息的密集反转;
将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