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雅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藏东高扬民族团结赞歌奋进的五年mi
TUhjnbcbe - 2021/1/7 11:29:00

藏东高扬民族团结赞歌

洛隆县硕督镇藏汉联姻集体婚礼仪式

在藏东高原连绵起伏的横断山脉间,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并流前行,城市、乡村、农田、牧场分布有致。这里是藏、汉、纳西、侗、苗、黎、白、土家、瑶、布依等36个民族78万人民共同的家园,他们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和谐相融,和衷逐梦,携手同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用心谱写着一曲曲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赞歌。

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头,生长着两棵树,是多年前一对藏汉结合的祖先种下的,村民称它为“团结树”,也叫藏汉“姻缘树”,它们诉说着藏东大地民族团结源远流长的佳话;年十八*团1营进*拉萨时,他们将这里的大片荒地开垦出来,播下种子并把收获的粮食和蔬菜送给当地贫苦百姓,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爱戴,*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在硕督农牧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看到许多汉族的生活习惯,他们善于腌制酸菜、遇到红白喜事要去抽签卜卦、清明节扫墓、节日里舞龙舞狮……

从硕督放眼这片高原,各族同胞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已然成为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传统,永远流淌在各族群众的血液里。

援救之恩

藏汉同心的情谊

“风雪中那11位好心人的善举和恩情,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四川康盛能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徐毅说:“若不是这些好心人的主动施救,这次恐怕就回不来了!他们不仅是救了我,更让我感受到了藏汉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时间拨回到今年的3月7日,应类乌齐县*府的邀请,徐毅一行3人乘坐飞机从成都飞往昌都,然后自驾车前往类乌齐县商谈地热集中供暖事宜。当天昌都暴雪天气,路面打滑,加上不熟悉路况,途径朱角拉山山腰时,汽车左前轮扎进了路边的深坑,无法动弹,路的一侧就是悬崖,随后,随行人员又出现了高原感应。正在徐毅一行心生绝望之时,后方驶来三辆越野车,见状都毫不犹豫的停车,从车上下来11名藏汉同胞,不仅拿出了水、食物和氧气,而且纷纷用手在冰雪地里刨出一块块冰冷的石头,来回搬运填坑。经过2个多小时的施救,徐毅一行成功脱险。然后,他们没有留下姓名就匆匆离开了。

事后,徐毅以各种方法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终于找到施予援医院和芒康县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医院医生罗松益西对徐毅千方百计寻找好心人,不远千里表达谢意很感动,他说:“民族团结,藏汉一家,在西藏,无论是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毫不犹豫帮忙。”芒康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格桑多布杰也说:“藏族也好,汉族也好,本来就是一家人。我们就该像糌粑一样,紧紧捏成一团。”

徐毅(右)和医院院长罗松益西合影

心手相连,各民族间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诸如以上的事情频频见于媒体,就在两年前来自上海的自驾游游客刘晓寅带着妻儿进藏旅游,行驶到然乌湖景区时,儿子刘祥龙突发癫痫,八宿县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第一时间驱车赶去救援,让刘晓寅和妻子感激万分,友爱互助互助之情,犹如那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浇灌出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在回沪处理完儿子的后事,刘晓寅深情写下了一封信,表达了真挚的感谢之情和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

携手之情

藏汉结合的最美

藏汉联姻,是民族血脉和灵*的交融,是民族关系融洽的彰显,是民族团结的最好见证。年5月,9对藏汉联姻的新人在洛隆县硕督镇举行了盛大的集体婚礼。在藏东高原,藏、汉等各民族间犹如茶与盐巴般的感情越浓,唇齿相依的关系越来越密,“团结族”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普通家庭,在平凡而温馨的生活中,以行动践行着民族团结。

这是一个藏汉结合的“最美家庭”的故事。

张宝海,出生时父亲去世,两岁时母亲改嫁,十岁时抚养他的爷爷也撒手人寰。于是他孤身离乡,做小工,挖煤矿,漂泊了十多年,一路跟随着缘分来到了拉萨。

扎西曲珍,本拥有着幸福的三口之家,而丈夫因病去世改变了一切。之后,儿子洛松加永又患上奇怪的皮肤病,只好带着孩子来到拉萨求医。两个尝遍了生活苦楚的人,在张宝海开的藏餐馆里相遇,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甜蜜。正是这次相遇,年幼的洛松加永有了一个新的完整的家。在两人共同照料下,他恢复健康茁壮成长并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全家的骄傲。“爸爸妈妈这么多年照顾我,非常辛苦,爸爸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这句真情流露的话,一个大小伙儿说得真诚而不扭捏。

对扎西曲珍和张宝海来说,度日如年的数个春秋里,一诺千金,相伴左右,为孤苦遮风挡雨,为真情同休共戚,夫妻俩用坚韧和毅力让姗姗来迟的幸福更加甜蜜。如今,扎西曲珍带着一家人也回到昌都,并担任了卡若区城关镇野堆村村委会主任。“现在这么好的幸福生活,真的,我很感恩,感谢张宝海对我的爱。”张宝海:“能过上这种日子,我做梦也想不到,所以我们非常感恩。”

张宝海、扎西曲珍、洛松加永,这三口之家在普通的日子里沐浴着平凡的甜蜜,他们用双手和爱心共同描绘出了一幅“和谐家庭”的美好画卷……

仁心之爱

藏汉共赋的新生

“谢谢!”这是来自洛隆县久嘎村的洛松仁青学会的第一句汉语,也是他成功完成首次植皮手术醒来后,对身边忙碌的医生和护士说的第一句话。

医生为小洛松换药

年8月,年仅12岁的小洛松,在帮家里收青稞时不慎被机器中漏出的燃油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80%,重度烧伤达50%,生命危在旦夕。天津援藏医疗队的医生们得悉,主动拿出自己的援藏津贴帮着垫付了医药费,并通过远程会诊联医院烧伤科医生邮寄治疗烧伤的药品,配合藏药,进行治疗,每天轮流值守,终于让小洛松度过了最危险的渗出休克期和感染期。

小洛松被推进手术室

手术进行中

当小洛松的病情稍为稳定后,援藏医疗队迅速医院整形与烧伤外科取得联系,申请转诊到天津接受治疗。9月,正式展开一场天津与昌都跨越公里的爱心接力。10月,经过3次植皮手术,小洛松身上的创面基本痊愈,情况基本稳定,转入普通病房。31日,小洛松经过46天的治疗已经基本痊愈出院。

小洛松回昌都了

“非常感谢天津的叔叔阿姨们,今天我就要回家了,特别高兴,谢谢所有给我关爱人。”小洛松脸上洋溢着笑容说,并挥手向大家告别。

这是一场不分地域、不分民族的爱心传递,医生的仁心妙术点亮了一位藏族少年的新生,更是高原上用仁心凸显出的民族团结正能量。藏东高原广,民族团结情更广。

市民宗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在高原,各族群众自觉把维护民族团结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人人都是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也是民族团结的传播者。”

今年30岁的陈超,年从四川内江来到察雅县当个体医生起,就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病人解决药费,帮助患儿就医就诊,为孤寡老人义诊送药等。陈超说:“过去我家里有困难,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就想为当地群众做点事。藏族也好,汉族也好,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都努力去帮他们。”

藏东高原,是昌都民族团结的陈述者、见证者和谱写者。当我们行走藏东高原,浓浓的民族团结深情扑面而来,生活的温馨与和谐处处可见……

青春昌都

昌都青年人自己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藏东高扬民族团结赞歌奋进的五年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