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意义
摘 要: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其他领域相比,文化领域却相对滞后,传统文化流失,文化失根,出现各种文化乱象。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在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精髓 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英国学者泰勒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1]
中国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要义,应在经济、*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2]
所谓传统文化,它是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3]。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精神
梁漱溟先生认为: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4]。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为主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具有深厚的人本主义色彩。神学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更关心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第一,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指出“匹夫不可夺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直截了当地提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二,尊重人的利益要求。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好富恶贫是人的共同心理。孔子不反对人们“求利”“得利”,只是主张“义以为上”,不能见利忘义。第三,尊重人的物质欲望,反对鱼肉百姓。“食色,性也”,抑制人的物质欲望是不人道的。第四,倡导“仁*”,反对“暴*”。
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德”成为较为普遍的思潮。儒家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治主张。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二)道德的教化
《诗经》提出“夙夜在公”。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出发点,落脚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道德精神。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范畴,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到《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意义。
(三)追求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的和谐社会;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数千年来中国人的理想里没有离开过“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生万物”,“君子和而不同”等理念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和”是中华文明的根,是延续中华文明的一根线,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
(四)中庸之道
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他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在他看来,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日常生活里,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佛道,佛道就是要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凡事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能够不偏不倚即为“中”。“中庸之道”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享欲不要太乐,用物不要太荣,生活不要太奢。房子未必愈大愈好,食物也不是愈精愈佳。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意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财富。*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人类面临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这五大冲突,造成了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的五大危机[5]。这些冲突和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社会和每一个人,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们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感到精神空虚、心浮气躁,感到无所适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是解决这些冲突和危机的一剂良方。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追求的不是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平衡人的心灵,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大思想大智慧,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玉德.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人民出版社,2003:5.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0.
[5]百度文库. http://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