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湛江的墨鱼和鱿鱼_水产品专题_产业经济
墨鱼和鱿鱼,习惯称鱼,实不是鱼,同属海洋软体动物,头足纲十腕目。墨鱼外形椭圆,扁平肥厚,体内的角质硬壳呈白色,形像螵蛸,墨囊大多汁,遇到危险放出黑液,掩护自己逃跑,行动迅速如贼,故又叫乌贼。鱿鱼体长平直,头似枪头,角质硬壳透明,薄如叶片,墨囊细小少墨,其体柔软又叫柔鱼。
产自湛江的鱿鱼干
关于墨鱼和鱿鱼体内墨的形成,湛江流行这样的传说——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过南海,大海龟作船乘他们过海,突然狂风大作,经书落海,三徒抢救不及,大部分被墨鱼吞掉,鱿鱼只吃了少部分,从此便在体内形成各自不同的墨囊。过去读书人用毛笔沾墨汁写字,故称有学问的人为肚有墨水。墨鱼鱿鱼肚中的墨也就成了人们寄寓读书上进的象征。清明节,湛江民间喜欢用墨鱼祭祖,祈求先人庇佑后代读书仕途出众。在湛江的渔乡,还有一种习俗,带墨煮熟一种叫笔筒的鱿鱼连墨齐吃,吃得满嘴漆黑为乐,认为这样能补脑认字长知识。这些风俗,古往今来在湛江延续不衰。
摆叠整齐的鱼干
湛江三面环海,是墨鱼和鱿鱼的著名产区。徐闻的外罗,雷州的鸟石、企水,遂溪的江洪、草潭,硇洲岛等地出产的墨鱼和鱿鱼名声远近,以体大肉厚味美广受欢迎。湛江人把海产品制成干货,统称海味。湛江的鱿鱼干和墨鱼干鲜美浓香,质量上乘,是名贵的海味,历来视为送礼佳品,美肴珍品。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湛江的供销人员,常用鱿鱼一类海味去开路,通关节。鱿鱼的腕足象胡子,广州和外省人给鱿鱼起外号为胡须佬。胡须佬来了,也就是说湛江的人来了,鱿鱼一度成为湛江的代名词。
产自福建的墨鱼干
鱿鱼和墨鱼喜欢栖息在潮流平稳的底质粗礁或砂砾处,趋光性强,湛江渔民很早就掌握其生长特性进行捕足,采取钓捉、诱装和捕,以捕为主。钓捉是用多个鱼钩,扎成菊花状,不用饵,利用钩的反光引其上钓;诱装是用竹蔑编织成笼,放上诱料置于海中,引其人而不能出;捕则是船在鱼场,大面积用捕获。1981年11月,雷州乌石0043、0044渔轮,在北部湾曾一捕获鱿鱼1000多公斤,最大的二条身长1.3米(未含腕足65公分),宽30公分,晒干后重1.5公斤,是湛江有文字记录的最大鱿鱼。
产自福建的小湿鱿鱼
墨鱼和鱿鱼,高蛋白.低脂肪,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肠.5%,而脂肪才7.4%。属低热高能食品。营养丰富,独特香腥味和鲜嫩爽滑感,不管新鲜和干品,都是人们喜爱的食料。特别是经刀花工的鱿鱼片,炒后卷成圆花筒,芳香纯正,人口脆而弹牙,格外令人钟爱。由于形状特殊,过去人们把炒鱿鱼形容为工作被解雇卷铺盖走人。这两种海产品,炖肉、炒食、红烧、煲烫等均有不俗的味道口感,羊肉边炉、艇仔粥一类美食放些鱿鱼丝,更是味道锦上添花,耐人回味。墨鱼的壳叫海螵蛸,是止血收敛的良药。在物质缺乏的年代,也是小孩最喜欢当船只的玩具。
产自福建的鱿鱼墨鱼干
今无食品市场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墨鱼和鱿鱼在饮食界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中国各地名菜谱和风味食谱中,鱿鱼和墨鱼的烹饪就有数十种,在民间有广泛的市场和不能代替的地位。湛江的墨鱼和鱿鱼,凭其一贯声誉品牌,仍充当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