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s://hn.qq.com/a/20161116/037913.htm成都-雅安-天全-泸定-康定-新都桥
天气阴。上午9:30从成都出发,进入凌晨高速路免费,昨天下午高速路入口已经排长龙堵塞。本来担心今早也堵塞,没想到入口处比较顺利,到了绕城高速入口才开始堵塞。堵了差不多半小时顺利进入成雅高速。
很快就过了雅安,天全,开始进入二郎山隧道,以前是要翻二郎山,成为进藏的第一道屏障,现在有隧道就很轻易的到达二郎山西面的泸定,跨越从北往南流的大渡河,直奔康定而去,然后翻折多山,半山开始就云雾缭绕,真是神仙驻地啊,过了垭口,就下山,峰回路转的到了新都桥,这时已经是傍晚,找一家藏家民宿住下,因为是节假日,费用比平时翻倍,两间房,还是公共卫生间。不过主人和孩子都很和蔼质朴,老阿妈以酥油茶款待我们。一对姐弟,姐姐平时在新都桥小学住校上学,弟弟还在幼儿园。
新都桥-塔公镇-塔公草原-八美墨石公园
天气晴朗。今天不赶路,从新都桥开车在周边逛逛,塔公镇是我看到的最美小镇,藏式建筑罗列两旁,比汉地的小城镇美太多。塔公草原收门票就没进去,八美的墨石公园车到门口发现也要排队进公园,直接打道回府,白开了几十公里。
过大渡河
康定城,排队翻折多山
金色烙印
翻过折多山垭口
草原姐弟
藏地金秋
美丽塔公镇
充满装饰性的立面表情丰富
塔公草原
既是符咒也是书法
新都桥-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
天气晴朗。上午9点多从新都桥出发,前往雅江县,县城依山而建,类似重庆,小山城,阳光明媚,色彩斑斓,可惜高层建筑太多。中午吃的回锅肉好吃,能做好回锅肉说明师傅川菜基本功过关。奔往理塘,空中之城,一路往高处走,走在天路上,矮一点的山脉都在我们脚下,海拔米的理塘是在群山之巅的草原,这里的山都是馒头山,山顶反而比较平整,适合放牧,绿草把整个山覆盖,如同一张*绿色的毛毯裹住山脉,浑圆肉实。阳光下,绿色变化万千,进入西藏才知道绿色有如此多的变化。草绿、*绿、墨绿、青绿、蓝绿、灰绿、嫩绿、*绿、阳光绿、金绿,说不出来的绿,等等绿,哈哈哈。
此地牧场很多,牦牛群成百上千,看不到羊。
理塘停留片刻,很多驴友在牌坊处打卡留影,幸好交警比较配合,帮忙维持秩序,让过往车辆往两边走,中间大道给驴友们拍照。到了藏地连交警都可爱了。
夜宿巴塘,晚9点半到巴塘住下,黑曲麻空,也不知道巴塘啥样,一路就是觉得两面是山,中间是沟,高山峡谷地形,是这一路走来的感觉。巴塘气温不冷。
雅江县城-山城,就是高层建筑太多,欲望在膨胀
高山草甸,馒头山
海拔的城市
巴塘县-跨金沙江-芒康-察雅
天气晴朗。今天跨过金沙江就是正式入西藏,从北往南流的金沙江是四川甘孜州和西藏的分界线,继续南流进入云南,到了石鼓就是著名的大拐弯,年去过。一过金沙江大桥就开始检查,刷身份证和健康码,新冠疫情的影响来了。进入芒康,讨论了一下就不继续走国道,国庆期间太繁忙,反正我们不去拉萨而是去昌都,所以可以顺着横断山脉走,从南往北,从芒康到察雅,问过当地人路很好走。于是改道,果然一路车少,半天不见车,山高路陡,弯弯绕,差不多下午5点多到察雅,在携程上提前订好丽豪酒店住下。
察雅在藏文中意思是“岩窝”。此处为高僧得道之地,灵气充足。山崖被折叠成斜向肌理,非常明显如同动物脊骨一样突出在山体之外,可见当年的地质运动力量极其强大,地质活动极其频繁,至今尚见岩石纵横交错的肌理暴露在山体之外,如龙脊、如牙齿耸立于山巅。也留下看不见的能量,延续至今。
有意义的存在——生命——智慧——文明
绝对存在:没有生命之前的存在。
相对存在:有了思维、思想后,在思维和思想里面的存在
是怎样的存在?
大脑里的想象-互联网里的聚集-线下空间里肉身的聚集,又会怎样?
金沙江大桥,进藏拉
芒康县城街景
浑圆的山头及变化多端的绿色
横断山脉被地质构造蹂躏的山脉肌理,灵力充盈
察雅县城街景
“琼布”,在藏语中意为大鹏鸟的男孩,这三个男婴就是现在丁青人的祖先。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丁青县位于他念他翁山脉南麓,属藏东典型的红山脉峡谷地带,昌都市西部。
察雅-昌都-类乌齐-丁青
天气晴朗。这一路都是横断山脉的石头山景,怪石嶙峋,奇峰异石。这石头像是脊骨又像是爪牙生长在被草覆盖的山体上,或者说是从这些草山上冒出来的尖牙利齿。路过昌都,吃个午饭,恰逢今年是*队入藏70年。看来昌都是进藏的门户。现在的道路基本都是柏油路或者水泥路,偶尔有在维修的泥土路。路好走,险主要是道路很多都是在半山腰,一面峭壁,一面深沟,有飞石或泥石流就危险了,好在10月无雨比较干旱又没下雪。再晚点下雪路也不好走了。晚上到了丁青,在一家山寨肯德基吃过汉堡后,出门就看到广场上很多青年男女在跳广场舞-锅庄。能歌善舞啊,音乐也很好听。
昌都城
从昌都到丁青一路都是这种石山景观
袁枚(清):“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
怪石嶙峋
丁青县城广场舞
“孜珠”六座山峰的意思,孜珠山是苯教的四大神山,另外三座分别是阿里的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玉龙的梅里雪山。
孜珠寺位于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住持喇嘛被尊称为“孜珠活佛”,现任住持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
苯教以“卍”为教符逆时针,与藏传佛教中的“卐”符号相反,“卍”称为“雍中”,是苯教的象征,具有吉祥、神圣、永恒、坚固等含义和驱邪纳祥的功能。在苯教寺庙、灵塔、经书及教徒住房、衣帽等地方,到处可见“卍”符号。
丁青-孜珠寺-昌都
半夜雨,山顶雪。入藏第一次看到雪,虽然只在山顶才有。从丁青出发去孜珠寺,到了孜珠山脚下,佟哥的尼桑逍客开不上去,这路是泥土路,坡度陡,转弯多,比较险。刚好有个上山给寺庙喇嘛送酸奶的轿车,搭顺风车上山,本地司机很猛,一路超车,从山脚到山顶11公里,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一路雾气很大,山上还下雪了。下车一看简直是仙境啊,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幻境。到中午雾气散去,又是晴空万里。爬上天坑(据说是海拔最高的茅坑),在天坑碰到一个藏族兄弟,相互拍照,看他走的健步如飞,而我确双腿发抖,最主要是心里发毛,看到周边全是悬崖,一座孤峰突兀的挺立起来,周边全是悬空,这种感觉就是觉得蹲着或者趴着最安全。
下午2点搭顺风车下山,刚好遇到重庆老乡,老乡在北京工作,还是出版《大横断》的单位工作人员。一路开车下山,有惊无险,幸好是重庆人,也习惯了山路,她老公不敢开,重庆女汉子牛。
山下坐上佟哥的车,开始往回走,来时走的是川藏南线,回时我们走川藏北线。走了一个圈圈。
夜宿昌都。
雾中孜珠寺
凌空刺激
据说是雅利安人的符号
苯教转经的方向好像也不同
这里接收宇宙能量,可能会不同。总感觉不真实,很玄幻。
第一场雪
天坑——海拔最高的茅坑
注意茅坑在我的左边
看家护院的狮子-禅狮
白龙马
回望那几个洞
1007昌都-江达
天气晴朗。一直赶路比较疲劳,今天就少走点,下午到江达就歇息下来。一条流速很快,流量很大的河从我们的宾馆后面流过,也许这是江达名字的来历吧。
1008江达-德格-甘孜
天气晴朗。江达到德格,路过岗托镇,号称藏东第一镇,这里吃午饭,认识了江村贡嘎兄弟,一个年轻的藏族小伙,在学习开装载车。汽车过境德格,我们连德格县城都不用去,德格有藏地四大印经院,不过为了赶到色达就不去了。德格到甘孜也不用翻雀儿山了,直接隧道,但能看到雀儿山的雪,感受到神山威仪。到此地还给声哥发了视频,当初从深圳来时,声哥老给我提到雀儿山。提前订了一个有藏式特色的民宿在甘孜,晚上曲里拐弯的小路找到这个藏式院子,在一片半山上的老区里面。主人用甜茶接待,客房都是藏式风格,很有特色。
江达县城
藏东第一镇-岗托镇
翻雀儿山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甘孜格来客栈
格来客栈-室内装饰
格来客栈-远眺雪山
1009甘孜-色达-洛若乡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甘孜到色达开车翻乃龙山垭口,一路把开车的佟哥紧张的不行,深怕开出道路翻车,乃龙山顶的石头如果石狮一般,傲视着从她脚下盘旋而下的汽车。
从色达县城往学院去的路上,遇到学院的学员光明和他的学弟,他们有急事要回学院,于是半路搭上我们的车。一路上聊到光明到学院学习了13年,修显宗;并且他说现在学院因疫情封闭不对外。我问如何才能进去,光明就给我指了一条路,从一个山沟往上爬上,翻过去到喇荣沟就到学院了。我记下了路线,光明也说其实封闭的正门,而大山是可以翻的,不必非要从门进去,从任何地方都可以翻山到喇荣沟。
到了洛若镇,住进小旅馆之后,休整了一下,下午4点就出去逛逛,在镇上逛了一下,然后顺着路就来到五明学院的牌坊,沿路而上,看到门卫正在盘查一群人的证件,然后放行,我也混在其中,没成想居然混进了学院。沿着山路一直爬到了喇荣沟,漫山遍野都是红房子,找到一条登山的台阶就往上走,一路碰到的全是觉姆,后来爬到山顶才发现走的是觉姆居住区,一般是不对游客开放的。沿着山脊来到最高的寺庙和转经塔,跟着修行者跪拜转经。转经塔有二层,都可以转经。
夜幕降下,山顶觉姆居住区外小贩摆个小摊,买酸奶等小吃,几个觉姆围着小贩购买零食。
一直等到晚上9点多钟,五明的夜景,如同天上的街市,灯火阑珊,但确宁静安详。
什么是五明?既然来到五明学院,自然要了解一下啥是五明,网上查查如下:
释义:传统五明学分大、小五明,大五明是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是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实际上,五明不是这么狭隘,而是将宇宙之万有归纳为五个方面,称之为五明、五暗,开敷出宇宙间一切美好的、利益众生的概之为明,迷在昏沉、不祥的概之为暗,这才是佛陀的五明真谛。
传统五明学分大五明、小五明。大五明是指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是指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
乃龙山的狮子
五明佛学院
SEEYOU
建房的工人
觉娒区游客止步
天上街市
转经楼
1010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第二天9点多同样想从正门进学院,这次门卫好说歹说都不让进,昨天的运气没了。于是我就沿着公路找昨天光明告诉我那条山沟,找到后,沿着山沟往上爬,抱着试试的态度,一路居然就走到了喇荣沟,大概走了2个小时。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危险的路,一面是深沟,一面是峭壁,走在羊肠小道上,心里在打鼓,走着走着双手合十,念着“正心觉念,行走之路,阿弥陀佛。”一下心就稳了,就坚持走到了喇荣沟,一转过山腰,红房子扑面而来,挺让人兴奋的。
走到头碰到几个从崂山来的青岛的退休老人,她们健步如飞,我又跟着她们往回走,这时候就不觉得险了,也轻松的走在羊肠小道上,突然感悟到林彪那句话“不会急行*的部队,让他多次急行*,不敢打硬仗的部队,让多打硬仗。”的意思了。
跟着这几个退休老人来到天葬台,等到中午1点,天葬正式开始,今天有四个逝者进行天葬,先由家人或者喇嘛背着逝者绕白塔转圈,然后进入天葬区,由身穿袈裟的天葬师执行礼仪,最后看到他手执菜刀,进行分割,具体如何分割我没看,据说是从背部开始,头要切割下来。我的注意力在外面山坡上的秃鹫,数百只秃鹫从天空中飞到紧邻天葬台的山坡上,山坡和天葬台之间用布帘隔开,秃鹫有序的排列在山坡上,急切的想占据最佳进入天葬台的位置,挤来挤去,有些秃鹫已经急不可耐的想冲入天葬台,有喇嘛出来维持秩序,用前端有铁器的绳子来吓唬驱赶秃鹫,让它们远离布帘。礼仪程序进行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大约2点多钟,天葬师工作完毕后,拉开布帘,数百只秃鹫一涌而入,整个天葬台全部秃鹫充满,密密麻麻。
时间作为记录存在的标记。而毁灭和死亡让时间变化从线性变为环形轮回,更加丰满,赋予存在更多维度。
今天也是母亲的忌日。
正心觉念,广结善缘;行走之路,路在脚下。这个是去五明学院翻山越岭时的感悟。
第二天不能混进去了,只能翻山越岭,转过山腰看见喇荣沟
喇荣沟
天葬台
秃鹫
排队
中国的总体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西高东低,从西部青藏高原到东部沿海大陆架,呈明显的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0米以上,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两大地形单元。青藏高原的边界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的边界往东,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形单元,海拔多在至米。
第三级阶梯:过了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就是第三级阶梯了,平均海拔多在米以下地势最低,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等地形单元。
“横断山脉”这一名称缘于清末江西贡生*懋材,当时他受四川总督锡良的派遣从四川经云南到南亚次大陆考察“黑水”源流,因看到澜沧江、怒江间的山脉并行迤南,横阻断路,而给这一带山脉取了个形象的“横断山”名称。
横断山区域共有平行的7条山脉和6条大江,从东到西,分别是岷山、邛崃山、大雪山—贡嘎山、沙鲁里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伯舒拉岭—高黎贡山这7条山脉,与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这6条大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